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,手寫信件已漸漸被人們遺忘。然而,郵遞員們卻依舊奔波在送信的路上。
前不久,一篇《敬業(yè)!聊城這名郵遞員拄著拐送報紙》的報道刊發(fā)了聊城市郵政分公司興華路支局郵遞員郭鵬的故事,他拄著拐杖一家一戶送報紙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。是什么力量支撐著郭鵬這種堅韌的行為?他又有著怎樣的心理考量?3月19日,記者來到聊城市郵政分公司興華路支局,探訪“拄拐郵哥”郭鵬。
“今天天氣不好,我得早走一會兒,這樣客戶就能按時拿到報紙和信件了?!鄙衔?時,在蒙蒙細雨中,郭鵬已經(jīng)準備好了郵包。在他的郵包中,有8封普通信件?!斑@些信件大多是通過特殊渠道寄出的,寫信人和收信人聯(lián)系起來不是那么方便。”郭鵬介紹,在微信、QQ等各種通訊方式占據(jù)主流的今天,手寫信的方式仍然存在。這些手寫信背后的期待,正是支撐著他在投遞崗位十多年如一日堅守的力量所在。
對于信件,郭鵬總是特別慎重,因為每一封信都凝聚著一份濃濃的情感。在郭鵬的記憶中,在投身郵遞員崗位之初,他也曾抱怨過,也想過逃離。但直到有一次在送一封手寫信的時候,他改變了這種想法。“那是一封監(jiān)獄服刑人員寄給他母親的信。”郭鵬說,當時,他將這封信送到董付村的時候,那位老母親拉著他的手熱淚盈眶:“總算有消息了,太感謝你了?!边@個場景在郭鵬的腦海里回放了很多次?!巴ㄟ^這件事,我懂得了在我的郵包里有一份份牽掛。”郭鵬對記者說。
現(xiàn)在寫信的人少了,需要投遞的信件是不是就少了呢?“一點也不少,而且還有上升趨勢。”郭鵬笑著說。他向記者一一列舉,比如銀行的信用卡對賬單、稅務(wù)部門的年度繳稅證明等等,都要通過郵局寄發(fā),單位的還好投遞,有的個人信用卡對賬單是農(nóng)村地址,而不少已經(jīng)拆遷,就要花上好長時間才能找到收信人。郭鵬說:“現(xiàn)在的手寫信幾乎每一封都承載著寫信人最迫切的交流需求,維系著最真摯的情感。”
郭鵬表示,書信傳遞的是人與人之間非常深厚的情感,他建議年輕人可以試著寫信,不要一直沉迷在網(wǎng)絡(luò)里,因為當人們寫信時,會全身心地投入,每個字、每個標點落筆時都會非常謹慎,“見字如面”就是這個道理。